您的位置: 主页 > 资讯 >

王坤正教授——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7-06-22 14:08  |  浏览量:

——采访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陕西省医学会关节外科分会主任委员王坤正教授

 
独行一片天,英雄虎胆,长空栈道何惧险。
大浪淘尽豪情在,江湖无限。
风高同登攀,仰天一剑,铁马金戈再征战。
凯旋把酒问天时,兄弟同盏。
《浪淘沙》—王坤正
 
      这是王坤正教授写给曲铁兵教授的一首《浪淘沙》。西北人的豪情,可与天公试比高;古城人的文成武略,可谓天纵英豪。十三朝的古都,千年的文化积淀给了西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也给了西北人神圣的历史使命感;给了西北人质朴务实的精神品质,也给了西北人宽广的胸怀,义薄云天的豪情壮志。王坤正教授就是这样一位地地道道的西北人,带着西北人的豪情壮志与求真务实的精神,数十载如一日,一直致力于中国骨科领域的发展,更成为了中国骨科领域的领军人物。
 
医路:长风破浪,灼灼其华
      2017年6月17日,第五届全国膝关节外科学术大会(The 5th Chinese Knee Society Conference)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安曲江惠宾苑宾馆举行。王坤正教授担任此次大会的主席。
 
      王坤正教授作为中国关节外科事业的开拓者,多年来致力于骨科事业的发展,不断推动国内外学术交流、技术创新与转化、临床基础研究等各项骨科事业。王坤正教授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此次在西安举办第五届全国膝关节外科学术大会是对西安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的充分信任,同时也说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有着一定的基础,更是对我们多年来工作的一次检阅。本次大会对如何进行技术创新,将有明确的探讨与指示。”
 
      全国膝关节外科学术大会是大中华地区膝关节领域的最高端盛会,历年大会都会邀请膝关节外科领域的众多专家交流创新,求同存异,涵盖了中国大陆及港台大多数膝关节外科中心以及欧美地区知名中心。“多年来,全国膝关节外科学术大会在规范化培训、青年医师培训、对外交流、膝关节工作的普及等各个方面做出了大量的工作和突出的贡献。不断推动中国膝关节外科事业的发展。”王坤正教授如是说。
 
      接受此次采访的还有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李宗芳院长、西安交通大学副校长颜虹教授。李宗芳院长表示:“第五届全国膝关节外科学术大会的召开得到了各界的支持,是对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的认可也是对王坤正教授的认可。众多海内外专家的参加,对膝关节领域的技术创新与突破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颜虹校长表示:“西安交通大学关节外科中心在王坤正教授的带领下正在阔步发展,在物理空间紧张的情况下,仍设立了专门的病区,推动关节外科的长足进步!”

 
▲ 李宗芳院长、颜虹副校长、王坤正教授接受采访
 
     王坤正教授不仅一直推动膝关节的发展,在髋关节领域也做出卓越贡献。王坤正教授是我国首先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术治疗股骨头坏死及陈旧性股骨颈骨折的专家。其手术例数位居国内领先,术式得到广泛的认可,在全国范围内推广。该术式让无数患有股骨头坏死的病人走出病房,昂首阔步新的人生。
 
     窥其原理才可见其根本,知根本才可对症施术,术到病除。王坤正教授多年来以股骨头坏死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为主要切入点,在国内最先进行了股骨头坏死发病机制的研究。终于,经过潜心的研究与观察,王坤正教授发现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病机制可能是由于肥大脂肪细胞的压迫导致了小静脉的淤阻造成的。很快该理论获得国内广泛认可。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科研的脚步也永不停歇。近年来,王坤正教授又在国内外首先提出了“骨组织神经肽与股骨头坏死的病变发展可能存在相关性”这一研究理论,其结果发表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反响剧烈。
 
     医路之难难于上青天。没错,医学是经验学科,发展过程曲折反复,无时无刻不在变化着。但“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以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在变与不变的历史洪流中,骨科人的精神永远不变,医学前进的脚步永远向前。
 
医者:仁心为本,胸怀广厦
     医生的职责是治病救人,早在“希波克拉底”时期就已经做出了阐释,同样在唐代孙思邈的《千金方》中也提出“大医精诚”的理念,要求医生技术精湛,仁心为本。在本次全国膝关节外科学术交流大会的开幕式上,由王坤正教授、春立医疗与欧盟前骨科学会主席乔治教授共同发起的“前入路微创全髋关节置换术(DAMIS)千人计划”暨“春立阳光计划”也正式启动。
 
     近30年来我国人工膝关节置换已成为一项成熟的技术,通过运用快速康复手术的新技术新器械,患者彻底告别了传统观念“伤筋动骨一百天”的恢复期。对于技术的学习我们在短短的三十年内有着突飞猛进的进步,然而当我在采访时问到中国目前在骨科的发展与国外究竟还有怎样的差距时,王坤正教授又非常客观理智的告诉我们,“目前中国与国外的膝关节发展确实有一定的差距。我国人口众多,患膝关节疾病的人口基数大,西北地区更是患膝关节炎的重灾区,但是我国的治疗人数还不到发达国家的十分之一,许多病人都丧失了劳动力,因病致贫,因贫积弱,形成恶性循环。究其原因一是我们认识不够,更重要的是贫困所致,许多病患无力承担高昂的医疗费用。也因此我们启动了‘DAMIS 千人计划’暨‘春立阳光计划’。”
 
     医者仁心,承德承艺。王坤正教授在启动仪式上为大家介绍“DAMIS 千人计划”时讲到“‘千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通过理论授课、手术演示与实地上台操作、将在全国范围内建立省级、地市级 DAMIS 培训中心、国内外专家路演、国外实地观摩培训等多种方式,培养 1000 名对 DAMIS 感兴趣、求知好学的关节医生掌握 DAMIS 手术技术,从而更好的为临床患者服务,随着每年置换手术量快速增长,我们也要积极努力发展自己人工关节技术的研究,设计适合国人的假体,造福中国百姓,使民族企业立于世界骨科行业之林!”王坤正教授慷慨致辞。屹立于世界骨科之林,这是每一位骨科医生的梦想,更是每一位中国医生的中国梦!
 
    在采访时,王坤正教授又补充道:“‘千人计划’让我们拥有治病救人的技术,‘阳光春立计划’为病人提供免费的膝关节人工假体。我们又得到了西安交通大学公益基金的支持和各民政部门的大力支持,我相信通过这个公益项目,我们会看到更多的病患能够重新获得健康、获得劳动能力、获得幸福的生活。这是我的愿望。”
 
    医学的服务对象是生命和人,因此既需要技术,也需要情怀。只有怀着对医学的敬畏,怀着仁义道德的善心,怀着对病人的大爱,贴近病人、走进病人、想病人所想,解决病人所不能解决的难题,脚踏实地为病人服务,才能在医学海洋中拼搏,才能体会到医者的崇高,才能得到病人和同行的认可。
 
医德:厚德载物,心有乾坤
    “2000多年前,我们的先辈筚路蓝缕,穿越草原沙漠,开辟出联通亚欧非的陆上丝绸之路;我们的先辈扬帆远航,穿越惊涛骇浪,闯荡出连接东西方的海上丝绸之路。古丝绸之路绵亘万里,延续千年,是人类文明的宝贵遗产。”这是习近平在5月14日“一带一路”论坛上的精彩演讲。在今天的陕西历史博物馆仍然珍藏着千年的“鎏金铜蚕”,这是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重镇的重要历史见证。

     “‘一带一路’的建设在蓬勃发展,而西安作为丝绸之路的起点,有着高校人才智力主力军的支持,有着多年学术发展的积淀,更要承担起历史的责任。这也是响应‘一带一路’的建设”王坤正教授讲道。所谓胸怀寰宇,莫不如是。
 
     王坤正教授在答记者问时还指出,地区发展不平衡是限制我国关节外科发展的首要原因。东部和西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发达城市与边远地区的差异问题,使得对于在关节技术、材料的选择方面,以及病人的长期随访方面出现了很大的差距。比如北上广的这些大医院病人的长期随访相对来说做的比较好,这对关节的应用、推广、选择、病人的治疗都起到了一个很好的作用。但是,相对边远的地区、西部贫困地区,在这些方面还是有相当大的差距。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也构建一个关于‘一带一路’的骨科发展蓝图。丝绸之路的核心精神是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西安作为西北经济发展重地,应积极发扬古丝绸之路精神,多与国内国外进行交流创新,发挥在西北地区的带头作用。西安、北京、上海要成为发展中国膝关节外科的三个重要基地,形成三足鼎立之势。”王坤正教授还特别提出“今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领衔主办的‘一带一路全国骨科大会’将在古都举行。”这将是对构建骨科领域“一带一路”构想的伟大实践,也是对“一带一路”精神的贯彻与落实,届时国际知名专家学者均将到访西安。

     千里而来,必以国礼相待;盛世高歌,丝绸栈古梦长安。


     西安,作为曾经的长安城,十三朝的古都,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沉淀与底蕴在这里静静延续。宛如这座城市,中国骨科医疗事业的发展也不断沉淀、一路成长,全国膝关节外科学术大会更是成为了中国膝关节外科领域学术水平最高的盛会。“子规夜半犹滴血,不信东风唤不回”,在中国膝关节外科的发展史上,我们肩负使命,砥砺前行;“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中国骨科屹立于世界骨科之林的前进道路上,我们乘风破浪,锐意进取!

作者:刘春迎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