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园地 >

骨关节病及其治疗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8-08-21 11:00  |  浏览量:

骨性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以关节软骨的变性、破坏及骨质增生为特征的慢性关节病。本病在中年以后多发。其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据统计我国5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5%,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发病率为9.56%;60岁以上人口发病率为20%,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发病率为78.5%。保守估计,我国不同程度的OA患者至少在3000万以上,OA是致残的重要原因之一,很多患者后期只能选择关节置换。临床治疗方法很多,但迄今还没有一种治疗方法能有效阻断OA的病理进展过程,因此,目前的治疗目标主要是止痛和改善功能。

[临床表现] 
1、症状和体征
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受累关节的疼痛、肿胀、晨僵、关节积液及骨性肥大,可伴有活动时的骨擦音、功能障碍或畸形。
(1)关节疼痛及压痛   本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关节局部的疼痛和压痛。负重关节及双手最易受累。一般早期为轻度或中度间断性隐痛,休息时好转,活动后加重,随病情进展可出现持续性疼痛,或导致活动受限。关节局部可有压痛,在伴有关节肿胀时尤为明显。
(2)关节肿胀   早期为关节周围的局限性肿胀,但随病情进展可有关节弥漫性肿胀、滑囊增厚或伴关节积液。后期可在关节周围触及骨赘。
(3)晨僵   患者可出现晨起时关节僵硬及黏着感,经活动后可缓解。本病的晨僵时间较短、一般数分钟至十几分钟,很少超过半小时。
(4)关节摩擦音   主要见于膝关节的骨关节炎。由于软骨破坏,关节表面粗糙,出现关节活动时骨摩擦音(感)、捻发感,或伴有关节局部疼痛。

(5)严重病例可出现膝内翻或膝外翻畸形。
2、X线检查(常用)
骨性关节炎的X线特点为:非对称性关节间隙变窄;软骨下骨硬化和囊性变;关节边缘的骨质增生和骨赘形成;关节内游离体;关节变形及半脱位。这些变化是骨关节炎诊断的重要依据。
[治疗]
治疗的目的在于缓解疼痛、阻止和延缓疾病的发展及保护关节功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方案应依据每个患者的病情而定。
1、一般治疗
(1)患者教育   使患者了解本病的治疗原则、锻炼方法,以及药物的用法和不良反应等。
(2)物理治疗   包括热疗、水疗、针灸等,均有助于减轻疼痛和缓解关节僵直。
(3)减轻关节负荷,保护关节功能   受累关节应避免过度负荷,膝关节受累患者应避免长久站立、跪位和蹲位。可利用手杖、步行器等协助活动,肥胖患者应减轻体重。肌肉的协调运动和肌力的增强可减轻关节的疼痛症状。因此患者应注意加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性锻炼,并设计锻炼项目以维持关节活动范围。
2、药物治疗
主要可分为控制症状的药物、改善病情的药物及软骨保护剂。
(1)控制症状的药物
①非甾体抗炎药(NSAIDs)   NSAIDs是最常用的一类骨关节炎治疗药物,其作用在于减轻疼痛及肿胀,改善关节的活动。主要的药物包括双氯酚酸等,如果患者发生NSAID相关胃肠道疾病的危险性较高,则罗非昔布、塞来昔布及美洛昔康等选择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更为适用。药物剂量应个体化,同时注意对老年患者合并的其它疾病影响。
②其它止痛剂    对乙酰氨基酚对骨关节炎有良好的止痛作用,费用低,在国外仍广泛使用,而国内的应用相对较少。每日剂量最多不超过4000mg。若上述方法仍不能有效缓解症状,可予以曲马多治疗。该药为一种弱阿片类药物,耐受性较好而成瘾性小,平均剂量每日200-300mg,但应注意不良反应。
③局部治疗    包括局部外用NSAIDs药物及关节腔内注射治疗。糖皮质激素可缓解疼痛、减少渗出,效果可持续数周至数月,但仅适用于关节腔注射治疗,在同一关节不应反复注射,一年内注射次数应少于4次。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类制剂(阿尔治及施沛特等)对减轻关节疼痛、增加关节活动度、保护软骨有效,治疗效果可持续数月,适用于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或不能耐受者。
(2)改善病情药物及软骨保护剂
此类药物具有降低基质金属蛋白酶、胶原酶等的活性作用,既可抗炎、止痛,又可保护关节软骨,有延缓骨性关节炎发展的作用。一般起效较慢。主要的药物包括硫酸氨基葡萄糖、葡糖胺聚糖、S-腺苷蛋氨酸及多西环素等。双醋瑞因也可明显改善患者症状,保护软骨,改善病程。
骨性关节炎的软骨损伤可能与氧自由基的作用有关,近几年来的研究发现,维生素C、D、E可能主要通过其抗氧化机制而有益于骨性关节炎的治疗。
3、外科治疗
对于经内科治疗无明显疗效,病变严重及关节功能明显障碍的患者可以考虑外科治疗。目前手术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切开直视下清理术、关节镜下清理术、膝关节融合术、截骨术、人工关节置换术和软骨移植术。

(1)关节镜下手术
随着微刨手术的发展,腔镜被大量用于骨性关节炎的诊断和治疗,关节镜下治疗骨性关节炎具有安全、有效、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后康复快,可重复,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早、中期骨性关节炎的一种较好方法。

(2)关节融合术

对于严重的骨关节炎患者,关节疼痛严重,但因经济或其他
原因不能行关节置换术者,关节融合术也是一种手术方式,特别对从事体力劳动的患者,将病变关节融合于功能位,可获得稳定、无痛、能负重的关节,融合丧失了关节动度。但行走不痛,具备有一定的劳动和生活自立能力。

(3)截骨术

严重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导致膝关节内、外翻畸形,需行胫骨高位截骨术治疗。该术式主要针对较年轻且病情重的患者,从生物力学角度来分该术式可分为膝内侧间隙OA胫骨截骨术和膝外侧间隙OA胫骨截骨术,前者效果优于后者。胫骨内侧高位截骨术5年内疗效最佳,时间的推移,效果则逐渐下降。
(4)人工关节置换术

随着OA病情的发展,关节破坏严重,关节置换术成为最终的手术选择。但手术费用昂贵,约需3-5万元。但效果可持续15-20年。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