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园地 >

一文掌握 | 钢板的6大功能!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22-02-24 09:11  |  浏览量:

在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二版中,将钢板的功能分为五类,即加压、保护(中和)、支撑、桥接和张力带,在2018年第三版中,加入钢板的第六大功能,即“复位”

△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三版)

骨折治疗的AO原则(第二版)

NO.1

加压

钢板加压目的是使骨折断端达到绝对稳定,以期一期愈合

DCP钢板加压依靠椭圆形钉孔的斜行结构(a/b),半球形螺帽在拧入过程中,沿钉孔斜面滑行(c/d/e),挤压钢板相对移动(f),在钢板与骨折另一端固定的情况下,使骨折断端加压。

在使用DCP、LC-DCP或LCP进行骨折断端的加压时,应注意以下要点:

1.将螺钉置入椭圆螺钉孔远离骨折侧进行加压

2.斜行简单骨折,先固定骨折钝角侧,后从锐角侧拧入螺钉加压

3.二次加压问题

在一侧拧入第二枚螺钉进行加压时,应先拧松同侧第一枚加压螺钉,因该螺钉会阻碍钢板移动,在拧紧第二枚加压螺钉后,再将第一枚加压螺钉拧紧,实现二次加压目的。

NO.2

中和/保护

中和作用又称保护作用,通常钢板是为保护拉力螺钉而存在。

对简单斜行骨折,拉力螺钉可实现有效的骨折断端加压,但拉力螺钉只作用于骨折局部,对骨折断端的剪切力、旋转、短缩的抵抗力差

拉力螺钉可经钢板螺钉孔置入,也可经钢板外置入。

NO.3

支撑

支撑作用又称抗滑动作用,通常应用于干骺端劈裂骨折,如胫骨平台、踝关节等,以抵抗轴向劈裂或剪切力。

NO.4

桥接

对复杂粉碎骨折,为避免进一步加重损伤,可用钢板连接两个主要骨折块,以维持肢体的长度、力线及旋转。

桥接钢板应用的理论基础来自于Perren应变理论,即只有当骨折处应变小于编织骨所能耐受的程度时,才能形成骨痂,骨折愈合。

对简单骨折,局部应变耐受差,需绝对稳定固定;而对粉碎骨折,局部耐受应变程度高,当骨折断端的微动产生应变时,骨折可通过骨痂形成而愈合(二期愈合)

此即为桥接钢板应用与粉碎骨折的理论基础也同时说明,对简单骨折应用钢板桥接,会导致内固定失效。

桥接钢板的使用有以下原则:

 

  •  

    长钢板;对粉碎骨折,钢板长度>3倍骨折段长度,相对简单骨折,钢板长58-10倍骨折段长度;

     

  •  

    少螺钉;螺钉密度<0.5,即至少存在一半的空置螺钉孔;

     

  •  

    广跨度;钢板最远端钉孔不置钉,防止应力集中。

     

 

NO.5

张力带

张力带钢板的应用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  

    骨偏心受力,存在张力侧与压力侧;

     

  •  

    钢板放置在张力侧;

     

  •  

    钢板能承受张应力;

     

  •  

    对侧皮质能承受压应力。

     

 

NO.6

复位

利于解剖钢板进行复位其实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本次AO教程更新将其作为钢板的第六大功能讲述,足可见钢板在辅助复位中的重要性。

特别是对干骺端骨折,如股骨近端、股骨远端、桡骨远端等,将骨折靠近关节面端用锁定螺钉将钢板与骨块固定,后利用钢板原有解剖结构,将钢板固定至另一骨折端,达到骨折复位的目的。

来源:骨科青年

作者:小悬壶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