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园地 >

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22-03-10 09:04  |  浏览量:

导读

本文由来自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张晓岗医生就“假体周围骨折的处理”为我们做了详细的介绍。

主要内容包括:假体周围骨折流行病学、常用分型、假体周围骨折术前评估及处理原则等方面。

重点:髋、膝关节假体周围的骨折处理原则等。

假体周围骨折流行病学

 

  •  

    假体周围骨折(PPF)的发生率

     

 

全髋关节置换术后PPF:股骨侧常见;0.1%~4%;翻修术>初次置换术;翻修术后平均3.9年,初次置换术后平均7.4年。
膝关节置换术后PPF:股骨侧常见;0.3%~2.5%;翻修术>初次置换术;常发生在股骨髁上部位。

 

  •  

    治疗方法假体周围骨折(PPF)的危险因素

     

 

 

  •  

    基础病因(任何病理过程导致骨的强度降低或减弱)

     

  •  

    诱因(低能量的外伤或轻微外力最常见)

     

  •  

    骨溶解及其后出现的假体松动是引起晚期股骨PPF的最常见原因

     

 

假体周围骨折常用分型

 

  •  

    髋关节假体周围骨折

     

 

多发生于股骨侧,Vancouver分型最常用。

Vancouver分型示意图

 

  •  

    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

     

 

多发生于股骨侧,Rorabeck分型最常用。

Rorabeck分型示意图

 

  •  

    适用于所有假体周围骨折

     

 

统一分型系统(Unified Classification System,UCS分型)。

假体周围骨折术前评估

 

  •  

    骨折时间

     

  •  

    骨折位置

     

  •  

    骨质状况(骨量)

     

  •  

    假体稳定性

     

  •  

    有无感染

     

  •  

    患者自身状况

     

  •  

    前次植入假体种类、型号

     

 

假体周围骨折处理原则

 

  •  

    治疗原则

     

 

移位的骨折需要进行切开复位内固定,松动的假体需要进行翻修,骨缺损明显者需植骨。

 

  •  

    治疗方法

     

 

 

  •  

    保守观察治疗

     

  •  

    切开复位内固定

     

  •  

    翻修术

     

  •  

    翻修术+切开复位内固定

     

  •  

    分期切开复位内固定及关节翻修术

     

 

 

  •  

    基于UCS分型的治疗方法选择

     

 

总结

 

  •  

    本节课程简单介绍了流行病学(包括发生率、病因),髋、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常用分型(髋Vancouver分型,膝Rorabeck分型、UCS分型)

     

  •  

    重点阐述了髋、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术前评估(主要是围绕病史、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如何分析判断假体周围骨折的类型及假体稳定性,排除感染)

     

  •  

    重点讲解了髋、膝关节假体周围骨折处理原则(重点介绍假体周围骨折的自身特点:不同类型骨折的公认处理原则,治疗方法的选择,包括内固定及翻修假体的选择)

     

 

来源:CCOS NEWS

作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张晓岗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