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园地 >

膝关节韧带损伤?送你一份术后康复训练宝典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22-03-10 09:36  |  浏览量: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是最常见而严重的运动创伤之一,前交叉韧带撕裂引起膝关节不稳,治疗不当将引起膝关节功能严重障碍。

同时由于前交叉韧带的力学功能日益得到重视,以及损伤后造成的功能性不稳定,造成的膝关节不能满足日常生活和运动的需要,并可导致膝关节一系列后遗病变,因此应该行手术治疗,重建韧带及其功能。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康复治疗的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关节的功能,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因此,为防止患者因长期制动所致的膝关节的功能障碍,必须早期介入康复。
 
 

康复训练

 
 

 

01

第一阶段

炎性反应期 术后1天~1周

 

目的:减轻关节疼痛,避免粘连及肌肉萎缩。

方法:①活动髌骨;②直腿抬高;③屈膝锻炼(足部不离开床面);④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⑤伤口定期换药。

1.踝关节主动屈伸锻炼(踝泵):

 

图片

踝关节用力、缓慢、全范围的跖屈、背伸活动,每日2小时1次,每次1~2组,每组20个。

2.活动髌骨:

 

图片

术后第1天开始,上下左右推动髌骨,活动后立即冰敷10分钟,每日 1次,重复3天即可。

3.直腿抬高训练:

 

图片

伸膝后保持膝关节伸直,抬高至足跟离开床面10~15厘米处,保持30~60秒/次。每天锻炼3组,每组20~30次。

4.膝关节活动度锻炼:

 

图片

要求患侧膝关节能够被动伸直到0度,屈膝关节到达60度(足部不离开床面)。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锻炼的原则是被动的闭链的屈膝锻炼。

仰卧位闭链屈膝锻炼:要求屈膝过程中足跟不离开床面,在床面上活动,称为“闭链”。

也可以采用足沿墙壁下滑锻炼来代替;或可以坐在椅子上,健侧足辅助患侧进行屈膝锻炼。

每日锻炼4次,每次约1小时。

 

02

第二阶段 

术后2~4周

目的:加强活动度及肌力练习,提高关节控制能力及稳定性,改善步态。

方法:如上继续加强肌力训练、逐渐增加负重的行走训练,同时进行初级锻炼程序。

图片

 

初级锻炼程序(点击可看大图):

         

图片

 

图片

术后2周:

 

图片

足尖着地行走:患腿向前迈出脚尖着地, 同时双拐向前放在与脚 ,尖同一直线处,健腿跟上。

术后3周:

图片

全脚掌着地行走:患腿向前迈出全脚掌着地, 同时  双拐向前放在与脚尖同一直线处健腿跟上。

 

03

第三阶段 

术后5周~3个月

目的:强化关节活动度至与健侧相同。强化肌力,改善关节稳定性。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能力。

 

图片

 

中级锻炼程序(点击可看大图)

 

图片

图片

 
术后5周:
 

图片

术后5周,加强步态训练,开始在双拐保护过度到单拐保护下进行行走步态练习。

 

术后6周:

术后6周脱拐,脱支具正常行走。(强化下肢的肌力)

图片

足尖抬起靠墙站立:身体靠墙站立,双腿分开与肩同宽,足尖翘起,10秒钟/每次,每组10次,每天3~5组。

图片

靠墙下蹲:身体靠墙,两腿与肩同宽, 角度逐渐递增(15,30,45,60,75,90°),缓慢向下滑动,要求小腿与墙保持平行,每次动作维持10秒,每组10次,每天3组。

图片

上下楼梯:上台阶时健腿先上,足底登稳,膝关节绷直后患腿迈上。下台阶时患腿先下,足跟登稳,膝关节绷直后健腿迈下。每组10次,直到步态正常,活动自如止。

图片

弓步转移:角度逐渐增加,以患者能耐受为准。每个停留10~30秒钟,每组10个,每天5组。

 

04

第四阶段 

术后4个月~6个月

目的:全面恢复日常生活各项活动,强化肌力及关节稳定,逐渐恢复运动。

1.俯卧及站立位勾腿练习。

2.膝伸直负重练习,同时进行高级锻炼程序 。

3.开始游泳(早期禁止蛙泳)、跳绳及慢跑。

4.运动员开始基项动作的专项练习。

高级锻炼程序(点击可看大图)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05

第五阶段 

术后7个月~1年

目的:全面恢复运动或剧烈活动。强化肌力及跑跳中关节的稳定性。逐渐恢复剧烈活动,或专项训练。

图片

图注:左-8字跑;中-单腿跳;右-折返跑

 

通过测试,患健关节活动度达正常,肌力达健侧85%以上,则可完全恢复运动。

 

注意事项
 
 
 

1.执行中需视自身条件及手术情况不同,练习次数、时间、负荷视自身情况而定,在医生指导下完成。

 

2.早期关节活动度(屈、伸)练习,力求角度有所改善即可,避免反复屈伸,多次练习。

 

3.关节肿胀会伴随整个练习过程,肿胀不随角度练习及活动量增加而增加属正常现象。肿胀的突然增加应调整练习,减少活动量,严重时应及时复诊。

 

往期回顾

“暴走一族”,小心足底筋膜炎!

3个动作做不到,说明你肩颈出了问题!几个动作,让你轻松“保养肩颈”!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投稿邮箱:reporter@jiujiumed.org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