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园地 >

图文详解 | 腰椎前侧(经腹膜)入路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22-04-02 09:02  |  浏览量:

经腹膜腰椎前侧入路通常用于融合L5-S1。虽然显露L4-L5椎间隙时需要游离部分大血管,但是该入路也可以用于L4-L5的椎间融合。虽然理论上该入路很简单,但是对于不熟悉此入路的骨科医生常常需要普通外科医生的帮助。

患者体位

将患者置于仰卧位( 图1),确认露出手术切口区域,一个是腹部切口区域,另一个是前部髂嵴取骨区域。插尿管保持尿液排空。为避免术后肠梗阻,术前从鼻腔插人胃管。应用弹力袜或机械性小腿刺激仪防止静脉血栓形成。

图1 腰椎前侧(经腹膜)入路的患者体位

体表标志与切口

1. 体表标志

通常,脐正对L3-L4椎间隙,但是其对应的位置也随患者的肥胖程度改变。

通过耻骨联合上的脂肪隆起,触摸腹部最下端的耻骨联合。耻骨结节位于耻骨上界中线偏外,相对于耻骨联合表面而言,耻骨结节更易于触摸到。

2. 切口

自脐下至耻骨联合上方作纵行正中切口,如需向上延长切口,可于脐的左侧作弧形切口绕过脐向上延长2-3cm。体重较大的患者常需要延长切口(图2)。

图2 自脐下至耻骨联合上方作纵行正中切口,如需向上延长切口,可于脐的左侧作弧形切口。

神经间平面

正中线位于两侧腹肌之间,受T7~T12肋间神经节段性支配,因此该切口可以延长至剑突和耻骨联合。

浅层显露

切开脂肪至腹直肌鞘,纵行切开腹直肌鞘,显露两侧的腹直肌(图3)。以手指分开两侧腹直肌显露腹膜(图4)。用尖镊小心地夹起腹膜,确认无内脏被钳夹后,用手术刀切开腹膜(图5)。向下延长切开腹膜,但是需要注意在切口下部勿损伤膀胱壁。术者将一只手放入腹腔以保护内脏,然后小心地在中线切开白线(分隔两侧腹直肌的纤维组织带,位于腹部的上1/2),最后切开切口上1/2的腹膜,完成显露(图6)。.

图3 沿皮肤切线切开脂肪向深处到达腹直肌的筋膜鞘,纵行切开该鞘。

图4 术者以手指分开中线处的腹直肌显露股膜。

图5 以尖镊夹起腹膜并切开。

图6 术者将一只手放入腹腔以保护内脏,然后小心地在中线切开白线延长切口的上1/2。

深层显露

用Balfour自动撑开器将腹直肌牵向外侧,并将膀胱牵向远端(图7)。常规行腹腔探查;将手术床置于30° Trendelenburg 位置,将肠管小心地塞向头侧;将湿纱布卷压于其上防止肠管滑移,注意勿填塞过紧,以免造成血管损害。在女性患者,可以用0号线缝于子宫基底,然后牵向前方,并系在Balfour自动撑开器上。

图7 用自动撑开器牵开腹直肌,并拉开膀胱。仔细游离并向头侧牵开肠管,使肠管在腹腔中。观察骶骨岬和大血管分叉上的腹膜,沿中线纵行切开后腹膜。

用几毫升生理盐水浸润骶骨岬的前面组织,以使剥离更容易,也易于辨认骶前副交感神经。在L5-S1椎间隙处,沿中线纵行切开后腹膜。骶骨动脉沿骶骨前面向下走行,此动脉必须结扎。输尿管在手术切口外侧。

应保留任何可见的小神经纤维。触知L5-S1椎间隙的锐角或于L5 -S1椎间隙插入金属标记物,然后摄X线片确认定位是否准确。L5- S1椎间隙位于主动脉分叉之下,可以完全不游离任何大血管显露此椎间隙(图8、9)。

图8 牵开后腹膜,显露主动脉分叉和腔静脉,结扎骶正中静脉。辨认骶骨岬和主动脉分叉表面的骶前副交感神经丛。

图9 为进一步显露,游离大血管。骨膜下剥离显露L5- S1椎间隙。

L4-L5椎间隙的手术需要更广泛的显露,除非血管分叉的位置高于L4-L5椎间隙,否则必须移动大血管。在乙状结肠底部小心切开腹膜,向上游离结肠,显露主动脉分叉、左侧髂总动脉和静脉以及左侧输尿管。辨认主动脉分叉以上的主动脉,在其左侧轻柔地钝性剥离。辨认第4、5腰动脉并予以结扎。至此,主动脉、腔静脉和左侧髂总动、静脉都被移至右侧,L4-L5椎间隙完全显露。这种显露方法很难做到,据报道L4-L5椎间隙的前路显露的静脉血栓的发病率很高。注意勿损伤左侧输尿管,左侧输尿管在骶髂关节处跨过髂总动静脉。可能需要向外侧游离输尿管,但是为避免术后缺血性狭窄的危险,游离输尿管仅到必要的程度为止。

显露L4-L5椎间隙也可以采用其他方法。从下方剥离至主动脉分叉顶部,以脐环分离左右髂总动脉,向头侧和外侧牵开这两条动脉,显露髂总静脉。于静脉汇合处剥离,分离左侧髂总静脉,轻轻牵开静脉,显露L4-L5椎间隙。最小限度牵开静脉防止损伤静脉内膜导致静脉血栓形成(见图9)。

危险

1. 神经

副交感神经骶前丛对于性功能十分重要,如果去除男性患者的全部骶前丛将导致逆行射精和阳痿。因此,在剥离骶前丛时,应以“花生米”剥离子小心剥离。骶骨前的切口应在中线,并且需要足够长度,以便游离这些神经时减少损伤。在骶前组织注射生理盐水有助于辨认和保护这些神经(见图8、10 )。

图10 腹腔内 脏牵向近端,后腹膜已被切除,显露主动脉分叉处、输尿管和低前方副交感神经丛。

2. 动脉与静脉

在L5-S1椎间隙区域,骶中动脉破裂会引起可怕的出血,因此必须结扎此条动脉(见图8)。

主动脉和下腔静脉被腰椎血管固定在椎体的前表面,因此必须结扎并切断这些小血管,以便可以抬起大血管显露L4-L5椎间隙(见图11)。仔细剥离这些小血管非常重要,如果直接紧贴动脉切断这些小血管,那么会在主动脉上出现漏洞,一旦出血,将难于控制。

图11 L3-L4椎间隐横断面。腰椎的节段血管分支直接由主动脉发出,在每一椎体的腰部绕行,然后上行,邻近椎弓根处分为两支,一支供应脊髓,另一支则继续直接向后供应椎旁肌。在手术显露过程中,这些血管常出现在横突间邻近关节突关节处。注意腰血管的后主要分支和后支常出现在横突间靠近椎弓根和下关节突处。

由于静脉比较脆且易于损伤,因此应小心剥离。静脉损伤可以导致静脉血栓,因此在剥离和牵开过程中,应最小程度地操作。

3. 特殊结构

显露L4-L5椎间隙时,必须向外侧游离输尿管。用无齿镊轻轻夹住输尿管,可以看到输尿管的蠕动,通过这种方法,我们可以容易地辨认输尿管(见图10)。

如何扩大切口

1. 局部措施

将肠管小心地推开是充分显露骨盆的关键。仔细游离大血管是向上显露的关键(见图7、9)。

2. 延长措施

理论上,该切口可以向上延长至剑突,但是L4-L5以上的椎间隙在腰椎前路经腹膜外入路中显露更清楚。

本文整理自:《骨科手术图谱——入路与解剖》、百度文库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