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LD术后出现梨状肌综合征
经皮内镜下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PELD)是脊柱微创手术的未来趋势。与开放式或其他微创技术相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优势。此外,它可以在局部麻醉下使用静脉镇痛剂进行,可降低神经损伤风险。但是,局麻手术过程中的焦虑可能会导致肌肉处于异常高张力状态,尤其是远外侧入路内镜手术导致梨状肌综合征( piriformis syndrome,PS)发生率明显增加(61/151)。
腰4-5远外侧入路间盘切除
梨状肌综合征
梨状肌综合征是一种神经肌肉疾病,当坐骨神经受到梨状肌的压迫或刺激时,出现臀部刺痛和麻木,沿着坐骨神经向下进入大腿下部和小腿。
P:梨状肌,SN:坐骨神经,SP:骶丛,STL:骶结节韧带,SG:上孖肌,OI:闭孔内肌,IG:下孖肌
1947年,罗宾逊创造了“梨状肌综合征”一词,并提出了六个关键特征:
-
骶髂和臀区外伤史
-
骶髂关节、坐骨切口及梨状肌部位的疼痛,延伸到腿,导致行走困难
-
弯腰/抬高下肢症状加重,牵引患肢症状减轻
-
梨状肌上有柔软、可触及的香肠状肿块
-
Lasègue征阳性
-
臀肌萎缩
骶2、骶4和股骨大转子顶点构成三角形为梨状肌区域
梨状肌注射后造影剂弥散示意图
对于Lasègue征阳性患者于梨状肌腹和肌鞘内注射5mL1% 利多卡因和20mg曲安奈德的混合物。在梨状肌注射后,FAIR(flexion, adduction,and internal rotation;屈曲、内收和旋转)试验立即从阳性变为阴性,可被认为患有梨状肌综合症。
FAIR试验(屈曲,内收,内旋)
PELD术后发生梨状肌综合征的原因
-
患者的焦虑和恐惧会增加PELD术后梨状肌综合征发生率,尤其是术后第一个月。
-
PELD术后患者过度下床活动是造成梨状肌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因素之一。
-
PELD术前存在髋关节或膝关节疾病会增加术后梨状肌综合征的发病率。
-
梨状肌综合征在女性中更常见,可能与其Q角(股四头肌力线与髌骨纵轴之间的夹角)更宽有关。
-
梨状肌综合征最常发生在40-50岁。PELD术后与普通患者的梨状肌综合征发生率无年龄差异。
-
手术节段不影响PELD后梨状肌综合征发生率。
参考文献:
Kim JE, Kim KH. Piriformis syndrome after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discectomy via the posterolateral approach. Eur Spine J. 2011 Oct;20(10):1663-8.
来源:脊柱鉴查
作者:江伟 刘国良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