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骨病百科 > 足踝疾病 >

老年人怎样选鞋?--脚的科学系列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8-07-24 16:34  |  浏览量:

 很多老年人最发愁的就是选鞋,不是挑花样,也不是大小不合适,而是怎么穿都不舒服。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报道,大部分患有足病的人和不当穿鞋有关。不合适的鞋影响足弓发育,改变足部形态和行走步态,甚至引起膝、髋、脊柱等部位病变。

  误区一:鞋底越软越好


  有些老年人在选鞋时奉行越软越好的标准。但要注意,软底鞋刚穿时固然轻便,可以缓解老年人因足部退化造成的疼痛,但会使脚更费力。为何老人买鞋不能越软的越好?要从人行走的原理说起。

  首先,人行走机理非常复杂,需要脚部各个骨骼和肌肉的协同合作。在行走时,先是足部放松,足跟着地,此时足跟要承受很大的冲击力,这种冲击力会损伤足跟部,也可以沿肢体传达到脊柱和脑部。鞋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承托和缓解足部冲击力,但如果鞋底太软,承托力度就不够。

  其次,人行走时足跟部抬起,足中部变得僵硬,前足部屈曲,推动身体向前,此时鞋可以发挥协助推动的作用。但老年人脚部的推动力变弱,如果鞋子太软的话不利于足跟部抬起。

  此外,硬底鞋所具备的一些好处是软底鞋所没有的:坚硬的船形鞋底模拟了行走时足底的屈曲,可给人行走产生“助力”。不光是鞋底,有一定硬度的鞋后帮也可抗挤压,而且高而硬的后帮可以给予后跟部更大的承托力量。

  实际上,老年人买鞋应当“软硬兼施”,平时家居或散步时可穿舒适的软底鞋,而需要长途走路或爬山时要选承托力足够的硬底鞋。

    但是,对于有足部疾病的老年朋友,如足底胼胝(俗称厚茧)、拇外翻、拇囊炎、鸡眼以及锤状趾、爪状趾的患者,就不能够单纯的图舒服了,往往软底鞋开始是舒服,但是穿着之后没有多久,就会发现足部疾病症状加重。 医生建议还是选择硬底厚底、软垫的鞋子。这样一方面鞋子给交的行走提供了足够的支撑和推进作用,另一方面软的鞋垫可以缓冲足底和地面的冲击力量,老年人跟部脂肪垫大多萎缩,不像年轻人那样更有弹性,在迈步时需要脂肪垫吸收地面对人体的冲击力,此时软鞋垫就可以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

    所以老年人的鞋要选硬底厚底的,加上一双软的鞋垫。

 


  误区二:平底鞋舒适方便,更适合老年人

  那么平底鞋是否更适合老年人呢?答案是:不对。

    为什么呢?对绝大多数老年人来说,跟腱存在一定程度的萎缩,因此老年朋友们穿平底鞋都有一个向后方倾倒的趋势。所以建议穿着3cm左右的坡跟鞋,同时建议鞋跟要选稳当的接触面大的方跟的。
    
  误区三:鞋底不防滑  

    老年人选鞋除了前面说的几条外,还有一条要注意的就是鞋底要防滑。根据医学统计学的调查,我国老年人摔倒已经是老年人死亡原因的第三位。

  

    如果是糖尿病足的患者,还要注意鞋里面不能够有线头、接头,鞋子材质不能太硬等等注意事项。



  老人选鞋7要素

  1.买鞋时应该去商店试穿,不要根据鞋号来选鞋,因为鞋的大小可能不一样。

  2.不要选择前面太窄小的鞋,特别是老年人的鞋前部应该宽一些,这样会感觉比较舒服。如果鞋尖窄,长期的挤压可能会使脚畸形。

  3.随着年龄的改变,脚的大小也会改变,所以不能根据去年穿什么号的鞋,今年也想当然选同样鞋号的鞋。

  4.大部分人两只脚的大小是不一样的,所以试鞋时要用比较大的那只脚去试穿。

  5.买鞋应该下午去。早晨的脚经过一夜的休息,是一天当中最“瘦小”的,因此,早晨买的鞋到下午、晚上往往会变得挤脚。

  6.在选鞋时,不要只坐着试穿,应该站起来走几步,使脚与鞋的前部保持有1厘米的空间,不使脚趾受到挤压的鞋是最合适的。

  7.根据不同的活动选不同的鞋。有的人碰到一双合脚的鞋,就“一双鞋打天下”了。针对不同的活动要求,一双鞋不一定都能满足,也容易在活动中对脚造成伤害。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