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骨病百科 > 足踝疾病 >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运动误区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8-07-25 10:03  |  浏览量:

 一个体重70公斤的人爬楼时,每上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210公斤的重量(70*3倍);而当下楼时,每下一个台阶,膝盖约要承受280公斤之重(70*4倍)!对此,王岩松主任表示,不建议通过爬楼梯或者爬山来锻炼身体。这也是“上山容易下山难”的科学道理。  

  有很多疾病与年龄相关,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就是其中之一。据统计,目前中国骨病患者已达到1亿,其中60岁以上的女性发病率高达90%,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占到41%,70岁以上的人更是八成以上都患有骨关节炎。

  如何判断是否患有膝骨关节炎?王岩松主任介绍,其常见症状有上下楼膝盖疼;不能连续走;不能提重物;因膝盖疼影响睡眠。另外因关节肿胀、变形、活动受限,致残率相当高。膝关节一出现毛病,很多人就不知道该怎么办了。有人认为运动好,有人认为要静养。大家各持己见,众说纷纭。其实,关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如何运动,人们存在很多误区。

  误区一:运动会加速膝关节老化

  膝关节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人类完成行走和运动的,合理运动可以增加腿部肌肉的力量和韧带的弹性,有效降低老年人膝关节炎的发病几率,减少疼痛。有膝关节问题的老年人应避免剧烈运动和负重活动,而选择对膝关节损害小的运动。如游泳、骑车、慢跑。老年人坚持慢跑可增强关节韧带的弹性、关节运动的协调性。

  但老年人跑步不能太快、不能强度过大。跑步时最好让脚的前半部分先着地,这样可以缓冲腿的震动,防止膝关节损伤。此外,老年人要尽量避免下蹲,尤其是负重的深蹲。如果必须下蹲,则速度要慢,并尽量用手来支撑。  

  误区二:大量运动能“磨”掉骨刺

  为了保持脊柱、膝、踝关节的灵活性,减少骨刺对周围软组织的干扰,适当地进行体育活动非常必要。而且,运动还可以使骨刺周围的软组织尽快适应骨刺的局部刺激,从而减少机体的不适和疼痛。但是,想“磨”掉骨刺根本不可能;相反,过量的运动还会加重膝关节的损伤。要学会与骨刺合谐共存才是正确的思路。

  误区三:爬山锻炼膝关节

  许多老年人有爬山的习惯。爬山虽是一种很好的锻炼炼心肺功能,减少脂肪的运动方式,但是却不利于保护膝关节。上山的时候,膝关节承担着自身体重,而下山的时候除了自身体重以外,膝关节还要负担下冲的力量,加大对膝关节的磨损。建议老年人爬山的时候上山可以步行,戴护膝并使用登山杖,下山的时候最好坐缆车。还有与爬山累似的下下偻梯,一样能免则免。  

  误区四:打太极能修身养性 锻炼关节

  太极拳在国民保健中的作用确实很大,让一些老年人每天有事做,还能锻炼身体。但是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人不适合,因为膝关节已经退变,打太极拳时如果蹲得太低,会加重膝关节的负重和磨损,严重的还会在下蹲的过程中出现损伤。所以,有膝关节骨性关节病的人打太极拳,不要蹲太低,有难度的动作不要追求必须做到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要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避免运动强度过大,如果在运动过程中,与旁人对话有困难,则提示运动量过大了。每次运动在30分钟左右即可,中间可以休息,每周不少于3~4次,并且运动前必须做热身,运动后要做放松。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