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学术园地 >

保膝理念盛行台湾 (转载)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8-08-08 11:42  |  浏览量:
老龄化社会来临,退化性膝关节炎的治疗需求愈来愈多,台湾每年有3万人换全人工膝关节;来自德国的骨科专家Dr. Philipp Lobenhoffer表示,以现阶段的技术,其实有3分之1的患者只要做「微创」的截骨手术,就可以改善不适状况,不需到更换全人工关节的地步,只是这个观念未被多数医生接受、进而传达给病患。
Dr. Philipp Lobenhoffer是国际骨科组织(AO Foundation)技术委员会委员、保膝专家组(JPEG)主席;他解释,高位胫骨截骨术(HTO)是在小腿胫骨截出一段缺口,再把骨头上下撑开,加上固定骨板,藉由力线矫正、减缓内侧关节压力,关节软骨也能再生复原,不必换全膝人工关节,既能治标又能治本。
Dr. Philipp Lobenhoffer表示,他的病患做了HTO手术4年后,参加马拉松赛跑得了冠军,后来还参加铁人3项活动,完成21公里跑步、90公里自行车及2公里的游泳赛事,这是传统更换人工关节者几乎无法达到的境界;简言之,膝关节患者只要得到适当治疗,不仅能恢复过去生活质量,甚至可以回到竞赛场上一决胜负。
近日来台参加第一届国际保膝论坛的北京积水潭医院矫形骨科主任医师黄野主张,退化性膝关节炎应该要采「阶梯式」治疗方式,应从保膝(微创)截骨治疗、单科治疗,最后才考虑换全人工膝关节,这3步骤应是循序渐进,依现实状况预估比例应该是1:1:1;这道理好比蛀牙,若只是蛀个小洞,牙医师清干净、补上就好,不该所有状况直接进入拔牙、装假牙。
黄野同时也是国际骨科组织(AO Foundation)技术委员会委员、保膝专家组(JPEG)常委;黄野以50、60岁、退化性膝关节炎早、中期患者为例,应优先考量「保膝」,即保留膝关节的大量骨质与相关韧带组织,透过微创截骨手术让膝关节平均受力、降低疼痛。
若膝盖单一腔室已有磨损或损害,黄野认为,则可进一步进行单科治疗,反观70岁以上或较严重的后期患者,才考虑直接做全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强调治疗过程要按步骤、阶梯式。
为让手术更精准、完美,国内专注骨科手术医材的爱派司生技公司独家开发高位胫骨截骨术(HTO)的3D打印技术,开发客制化导切板辅助HTO手术的进行,整合术前计算机运算的技术应用堪称全球首创;爱派司执行长吴开兴表示,这项创新技术已与台湾、大陆10几家医学中心合作,期望降低换膝比率、提高精准骨科手术技术,进而提高两岸医学的竞争力。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