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 | 经皮内镜腰椎椎间孔切开减压术:该怎么做
增生的上关节突(superior articular processes,SAP)和肥厚的黄韧带(ligamentum flavum ,LF)通常是椎间孔狭窄压迫神经根的主要原因。因此,充分切除增生的上关节突和黄韧带即可达到椎间孔减压,解除神经压迫的目的。
经皮内镜腰椎椎间孔切开术(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foraminotomy,PELF)是治疗椎间孔狭窄的良好选择,但其陡峭的学习曲线使这项技术具有挑战性。
文章作者结合文献及自己的经验将PELF技术简单分为三步来完成。
1
步 骤
1、透视下建立通道
根据病理特点、患者的体型、术前影像学检查和术中透视确定皮肤切口和入路角度,一般距中线约6–12cm。
在透视辅助下,插入穿刺针,针尖接触到上关节突表面,最终达到椎间孔区的间盘表面或远端椎体上。
将针更换为导丝,逐级扩张,缓慢置入工作套筒,避开出口根(exiting nerve Root,ENR)以免造成神经损伤。
2、内镜下上关节突去顶
移动内镜暴露出上关节突表面,使用磨钻去除部分上关节突,确定黄韧带和硬膜外间隙。
此过程中,使用射频和止血材料控制骨面出血
3、充分的椎间孔减压
充分磨除增生的上关节突后,行软组织减压,去除肥厚的韧带,将被压迫的出口根释放。
此过程应该明确区分出口根和其他病理组织(突出的椎间盘和肥厚的黄韧带) 。
2
手术完成
观察到硬膜及神经根(从腋下到椎间孔外侧)的正常搏动,以确定得到充分的减压。
观察减压完成后的神经根(腋下到椎间孔外侧)
3
适应症
-
影像学显示椎间孔或椎间孔外侧狭窄,无论是否有椎间盘突出。
-
超过6周的非手术治疗(包括选择性神经根阻滞),神经压迫症状无明显缓解。
4
禁忌症
-
严重的椎间孔狭窄合并椎间隙塌陷。
-
髂骨翼较高的L5-S1节段的极外侧狭窄是脊柱内镜技术的挑战。
-
椎间孔狭窄合并中央管狭窄、腰椎滑脱或节段性不稳需要额外的减压和内固定。
5
术中注意事项
-
减压过程中要避免硬膜撕裂,出口根应该始终保持在视野内。当有硬膜外静脉或骨面出血时,要及时止血,无法找到出血点时可暂时填塞止血材料止血。
-
在多数情况下,椎间孔的工作空间狭窄。为了避免出口根损伤,建立通道时套筒尖端远离出口根。
-
过多腹侧和椎间孔外操作可能会导致严重动脉出血,定位时穿刺针不应越过椎体后缘。
-
椎间孔是一个狭窄的隧道,因此将神经根从腋部到外侧出口区的彻底减压是手术成功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Ahn Y, Lee SG. Percutaneous endoscopic lumbar foraminotomy: how I do it. Acta Neurochir (Wien). 2022 Jan 12.
来源:脊柱鉴查
作者:西北大学附属医院 · 西安市第三医院 杜占 江伟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