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解 | 肩关节前外侧入路
前段时间小玖为大家介绍了,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肩关节前外侧入路,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肩关节前外侧入路
可以充分显露肩锁关节和位于其下方的喙肩韧带及冈上肌腱。适应证如下:
-
1.肩关节前方减压术。
-
2.肩袖修复术。
-
3.肱二头肌长头的修复或稳定术。
-
4.肩锁关节的骨赘切除术。
由于肩关节镜下可以进行肩峰下减压术,所以此入路在治疗肩峰撞击征和部分肩袖损伤修复的手术中较少采用。但临床上有许多 肩袖退行性疾病仍需要使用该入路 。
患者体位
-
患者仰卧于手术台上,患者脊柱下和肩胛骨内侧缘下垫一沙袋,将患侧拾高(见图1-1)。
-
将手术台头侧抬高45°。
图 1-1
这种体位下手术铺单时较易活动上肢,并且便于显露不同的结构。
体表标志与切口
-
体表标志
-
喙突:在锁骨窝最深面的下方、锁骨前下方2.5cm处。
-
肩峰:位于肩关节最高处。
-
切口
从肩峰的前外侧角到喙突的外缘作一横切口(图1-27)。
图1-27 从肩峰的前外侧角到喙突的外缘作一横切口。
神经间平面
此入路无神经间平面 。三角肌的分离位于其神经支配的近端很远处,因此 不会产生危险。
浅层显露
切开皮肤、皮下脂肪直至深筋膜。将要切断很多小血管, 仔细电灼细小血管 ,确保能看清深部的结构。沿皮肤切口切开深筋膜(图1-28),触摸肩锁关节。
图1-28 沿皮肤切口线切开深筋膜,显露位于下方的三角肌。
如果此入路用来行肩峰下减压术而不需要切开肩袖,可以分离起自肩锁关节的三角肌纤维,并继续向外侧进行锐性分离,至显露肩峰前缘1cm范围的区域(图1-29)。
图1-29 从肩锁关节和肩峰前面1cm处分离三角肌。
由于分离时可能会切断喙肩动脉的肩峰支,所以在此分离时可能会遇到出血,这时必须电凝止血。 不要过多地分离三角肌,因为再次缝合非常困难,并且从肩峰处大范围地剥离三角肌可能导致手术远期效 果不佳。
如果采用此入路来修复肩袖,那么在肩锁关节的三角肌起点处沿其纤维走行方向劈开三角肌,从肩锁关节向下劈开三角肌5cm(图1-30)。在此劈裂口的尖端缝-一固定线,以防止牵拉时不小心将三角肌进一步向下劈裂,从而损伤腋神经。如行肩峰下减压术,可以通过分离起自肩锁关节处的三角肌纤维而进一步分离,如前所述,继续向外侧锐性分离至显露肩峰前部约lcm的范围。牵开劈裂的三角肌以显露下方的喙肩韧带。
图1-30 沿肌纤维 方向劈开三角肌5cm。
深层显露
从肩峰处分离喙肩韧带时,可以锐性分离也可以将其连同-骨块从肩峰下面截下。分离喙肩韧带的内侧端至接近喙突处,切断该韧带。 冈上肌腱及其上面的肩峰下囊就显露出来了。 旋转肱骨头可以显露肩袖的各个部分 (图1-31)。 充分外旋可以显示在结节间沟内的肱二头肌长腱 。
图1-31 将喙肩韧带连同一骨块从肩峰下面截下,显露深面的肩峰下囊和冈上肌腱。
危险
-
神经
腋神经在肩峰下7cm处横行经过三角肌的深面,劈开三角肌至此平面以下 有可能损伤腋神经 , 在劈开的三角肌尖端缝合一固定线可以防止这种可能发生的损伤 。
-
血管
在浅层显露时需要分离位于三角肌深面的喙肩动脉肩峰支,在此处一定要严格控制出血,否则因很难辨别深部结构而容易偏离正确的手术平面。
如何扩大切口
-
局部措施
因为重新缝合三角肌的止点非常困难,即使广泛分离有助于显露,也 不主张对此肌肉进行广泛分离 。
-
延长措施
由于此入路不是在神经间平面进行,没有必要向远端或近端延长切口。
本文整理自:《骨科手术图谱——入路与解剖》、百度文库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