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掌握 | 脊柱侧凸相关测量
1
cobb角度测量
称脊柱侧凸还是侧弯?
脊柱侧凸俗称脊柱侧弯。
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对脊柱侧凸定义: Cobb法测量站立正位X线像的脊柱侧方弯曲,角度>10° 则为脊柱侧凸。
概念:
-
端椎:EV ( End Vertebrae )侧弯的头端和尾端倾斜度最大的椎体;
-
中立椎:NV ( Neutral Vertebrae )主弯以下最靠近头侧的双侧椎弓根对称的倾斜最大的椎体;
-
稳定椎:SV ( Stable vertebrae )端椎下最靠近头侧被CSVL中间穿过的椎体。
测量方法
终板法的测量采取沿侧凸上端椎的上终板和下端椎的下终板分别画其延长线的垂线,两垂线的夹角即为Cobb角。
椎弓根测量法以上端椎的椎弓根上缘和下端椎的椎弓根下缘的延长线代替终板延长线,测量的角度为椎弓根法Cobb角。
椎板法测量示意图
如何确定端椎?
脊柱侧弯凸侧的椎间隙较宽,凹侧椎间隙窄,当凹侧椎间隙开始 变宽的第一个椎体 被认为 不属于该弯曲的一部分 ,因此其 相邻的一个椎体 被认为是该弯曲的 端椎 。
在实际应用中,由于受X线拍照条件和脊柱解剖关系等因素影响。终板有时在x线胶片中显示不清晰,此时常用 椎弓根连线代替终板连线测量Cobb角 。
终板法和椎弓根法应用于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Cobb角测量时,可重复性和可信度均较好。
但在 下端椎旋转明显的患者中 , 椎弓根法 测量结果 较终板法小 , 建议使用终板法测量Cobb角 。 7岁以下患者 ,由于椎板发育不成熟, 采用椎弓根法测量较好 。
意义:
1、<10°---阴性
2、>10°--阳性
3、>25°--支具治疗
4、>40°--手术指征(需结合临床)
旋转角度测量
脊椎旋转在脊柱侧凸的发病机理中的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脊柱侧凸的 进展 、 胸廓的继发畸形及外观的改变 都与脊椎的旋转 有着重要的关系 。因此定量评估脊椎旋转对于 制定治疗方案及评估预后 具有重要意义。
测量方法
-
1、X线:根据椎弓根投照在脊椎上的位置和脊椎的关系来评估脊椎旋转的程度,把脊椎旋转分成五级,这是目前最常用的方法,但只能粗略评估脊椎的旋转。
-
2、CT :方法最多。
-
3、US :俯卧位骨盆与地面平行,标出横突,测量超声探头倾斜度。
-
4、MRI :同CT的角平分线法。
X线测量常用的三种方法
1. 以棘突为标记点
在正位X线片,棘突位于椎体的中央为正常。将椎体中线至椎体侧方边缘分为三等份,脊椎旋转则棘突向凹侧偏移, 偏移1等份为Ⅰ° ,偏移2等份为Ⅱ°,偏移3等份为Ⅲ°,超过椎体边缘为Ⅳ°。
如将顶椎棘突偏离椎体中线的多少换算为度数,则 棘突偏离中线的距离为半个椎体的1/3,其旋转度数为15°,2/3为30°,棘突投影在椎体边缘为45°。
2.以椎弓根为标记点( Moe法)
在正位X线片上,观察双侧椎弓根的位置,同样将半侧椎体分成三等份。正常椎弓根两侧对称,位于外1/3处。若椎体旋转, 椎弓根位于中1/3处为Ⅰ°旋转,位于内1/3为Ⅱ°旋转,位于中线为Ⅲ°旋转,旋转超过中线至另一侧为Ⅳ°旋转。
将侧凸相关的X线与Nash- Moe做一定的对比,即Nash-MoeⅠ°旋转,椎体实际旋转角度为10.42°+2.14°, Ⅱ° 旋转为24.03° +3.91°, Ⅲ° 旋转为32.94°+4.51°, Ⅳ°旋转 为50°以上。
根据正位X线片上椎弓根与椎体侧壁的位置关系,将其分为 5度:
-
0度:椎弓根对称;
-
Ⅰ度:凸侧椎弓根移向中线,但未超出第一格,凹侧椎弓根变小;
-
Ⅱ度:凸侧椎弓根已移至第2格,凹侧椎弓根消失;
-
Ⅲ度:凸侧椎弓根移至中央,凹侧椎弓根消失;
-
Ⅳ度:凸侧椎弓根越过中线,靠近凹侧。
3. 椎体楔形改变的测量
脊柱侧凸患者随着侧弯的加重,可产生椎体两侧高度不 等,即楔形改变。将正常正位X线片的椎体高度分为 四度 , 根据椎体一侧高度减少的程度划分:
Ⅰ° 0~1/6
Ⅱ ° 1/6~1/3
Ⅲ ° 1/3~1/2
Ⅳ ° 超过1/2
CT扫描评估脊柱旋转
由于脊柱侧凸时脊柱的旋转主要发生于水平面,CT又能很好的显示骨性标志,80年代后脊柱的CT轴向扫描被用来评估脊柱旋转,被看做是脊柱旋转的"金标准"。
CT测量方法
-
RAsag法
-
RAml法
-
Ho's法
-
相对旋转法
RAsag角: 是经过椎管后壁中点的椎体中轴线与矢状面的夹角 。但不少学者认为脊柱中轴线往往不好精确限定,尤其是脊椎不对称时,是误差的主要来源。
RAml角:是经过 椎管后壁中点的椎体中轴线与体表中线 (椎管后壁中点与胸骨中点的连线)的夹角 。但脊柱旋转时脊柱偏离中轴的距离也影响RAml角的测量。
△ 经过椎管后壁中点的椎体中轴线(X)与体表中线(Z)的夹角为RAml角。X与矢状面Y的夹角为RAsag角。
Ho's法: Ho提出可根据CT上两个 椎板内壁的交点(A)与两个椎板、椎弓根内壁交点(C)连线的角平分线与矢状面的夹角 来表示脊椎的旋转 。因避免椎体变形致椎体中轴线确定困难的缺点,在实用性、准确性以及重复性都较以上两种方法可靠。
以上三种CT测量方法反映的均为所测 脊椎相对原正常脊椎中矢状轴的旋转程度,即脊椎绝对旋转角 ,但 没有真正反映脊椎相对躯干的旋转程度 。
由此引入以 骨盆 为参考来观察脊椎与骨盆的相对旋转,于是引进了脊椎相对旋转的概念。
旋转脊椎的CT图像与骨盆的CT图像叠加 ,旋转脊椎的矢状轴与骨盆的矢状轴的夹角即为脊椎的相对旋转角。这种测量方法消除了病人体位、剃刀背畸形及脊椎偏离中轴的距离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脊椎旋转的测量是脊柱侧凸诊治中的重要部分,目前常用的 Nash-moe法虽然简单快捷,但精确性差, 且术后由于金属植入物的影响而无法测量。CT 测量是目前所有方法中精度最高的,在所有的 CT测量方法中又以用骨盆作参照的系统误差最小 , 结合Ho's法可使精度进步提高 。CT测量不但可测得顶椎相对于躯干的绝对旋转,还可测量椎间的相对旋转。
骨骼发育度评估
-
Risser将髂嵴分成四等分,骨化由髂前上棘向髂后上棘移动,骨骺移动25%为1度, 50%为2度,75%为3度,移动到髂后上棘为4度。骨骺与髂骨融合为5度。
-
Risser征0或1度者由于有显著的脊柱生长潜能,因此弯曲进展属高危。
小 结
-
1、 精确了解脊椎的旋转有助于全面了解脊柱侧凸,评估脊柱侧凸进展。
-
2、脊椎旋转评估对于脊柱侧凸的鉴别诊断有一定的价值(特发与非特发性脊柱侧凸)。
-
3、准确测量角度,结合骨骼发育度对脊柱侧凸进行综合评价指导临床, 治疗方面,它有助于手术融合水平的选择。
来源:整理自百度文库
声明:本文内容及图片均为转载内容,如涉及版权问题请相关权利人及时与我们联系,我们会立即处理配合采取保护措施,以保障双方利益。
为什么要投稿?是为了记录自己的医学之路!是为了与更多的骨科同道交流分享!是为了让更多的人看到而受益!让传播知识成为一种习惯,是“玖玖骨科”让你投稿的理由!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