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痛,打软腿,老摔跤?你的髌骨可能“脱轨”了!

“黄医生,我跳舞的时候突然感觉膝关节像触电似的抽筋一下,膝关节就突然又痛又肿,伸不直了。”


“黄医生,我以前跑步的时候出现过几次膝关节“打软”,最近老是关节周围有点不舒服”


黄医生,我踢球的时候突然出现关节像扭了一下,有种脱离的感觉,关节里面觉得“砰”的一声,感觉关节里有个东西卡着,现在关节肿了怎么办?


他们都遇到了一个同样的麻烦,那就是髌骨脱位,而以上几种情况都是髌骨脱位的常见原因!髌骨脱位常发生于青少年和年轻成人(10-29岁之间),20岁以下患者的风险最高,年轻女性及青少年最易发生。常与髌骨脱位相关的运动和活动包括:体操、足球、冰球、舞蹈、举重、跑步和军事训练。损伤的常见机制就是是膝部屈曲时的扭转运动,膝部的直接创伤也可能导致髌骨脱位。
需要明确的是
髌骨脱位–髌骨脱位最常为外侧脱位,但也可发生内侧脱位和上部脱位。髌骨是从股骨滑车沟中脱出的。根据病程以及病情不同可以分为急性髌骨脱位,复发性髌骨脱位,习惯性髌骨脱位,固定性髌骨脱位。
髌骨半脱位–髌骨半脱位是指髌骨过度侧向运动,其原因可能是创伤或患者的关节松弛。髌骨仍位于滑车沟内,但可能引起不适和不稳定感。
那髌骨脱位是怎么发生的呢?
首先来看下髌骨的正常位置以及脱位的示意图
髌骨是一块内嵌在股四头肌肌腱中的籽骨,其与股骨滑车沟在后方形成关节(髌股关节),而髌骨和股骨滑车就像是火车在轨道上一样,髌骨周围还有很多肌腱及韧带附着,保护列车不“脱轨”。然而,正常伸膝的时候,因为膝关节的正常生理解剖,髌股关节会受到向外的作用力。
当髌骨本身及其周围结构出现异常的时候,比如髌骨受到过大的牵引力,或者周围那些保护组织失功能,髌骨就有可能“脱轨”。
常见的异常包括有股骨滑车发育异常(“轨道太浅”),高位髌骨(火车下没有限制性的轨道),Q角过大,膝外翻,髌骨外侧支持带过紧(火车向外牵引力增加),内侧髌股韧带功能不全,股内侧肌肌力较弱(火车向内牵引力减弱)等。
由于髌骨正常情况下会受到向外的力,若再出现上述问题,髌骨往往就会向外脱出,就像下面这样——
那出现髌骨脱位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如果脱位的髌骨不能自行复位,需进行复位。如果脱位是刚刚发生的(即发生在运动场上)或有人目睹脱位的发生,可能尝试进行立即复位——让伤者慢慢伸直膝关节,同时在髌骨外侧边缘向内推动,即能把脱位的髌骨复位,动作应该轻柔不可使用蛮力。如果不能复位则应尽快就医。
初次髌骨脱位的保守治疗及康复锻炼
保守治疗
1、彻底休息
2、冷疗:冰袋用于髌骨及膝盖
3、佩戴髌骨支具4-6周
4、非甾体抗炎药物:口服药如西乐葆、恒扬、乐松等,外用药如泽普思、乐松贴等
5、软骨营养药物:口服氨糖如维固力等
6、物理治疗如加强股内侧肌肌力
康复锻炼
急性期(3周内)
1、股四头肌等长收缩:每日4-5组,每组10下
2、直腿抬高:每日4-5组,每组15-20下
急性期缓解,肿胀消退后(2-3周后开始)
1、靠壁操:下蹲约40度,保持腰背靠墙15-20s,重复10-15次
2、正面与侧面跨台阶锻炼:15-20cm左右的平台
3、股内侧肌的强化训练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