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并茂的拇外翻科普文章
拇外翻定义:
足拇趾外偏大于15度即可定义为拇外翻,该诊断以临床症状得名,俗称脚孤拐,大脚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生活的日益提高,各种各样鞋子的出现,拇外翻的发病人数也是与日俱增。总的发病率在2~4%(即使在不穿鞋或赤脚走路的情况下),但在穿鞋特别是高跟鞋的情况下,发病率可增加至48%。其中妇女的发病率较高约占85%。拇外翻畸形的青少年(在儿童时期发病)通常与遗传因素相关,其中72%由母系遗传。
在患有拇外翻的人群中,仅有不到一半的患者进行就诊,因为在发病早期,患者一般无足部疼痛症状。随着年龄的加大,畸形逐渐加重,足部骨骼结构改变明显,超出代偿。出现疼痛,前足变宽,拇趾以外的其他足趾畸形,骨性关节炎等等。最终难以行走。
如上图所示:拇外翻角大于15度即可称为拇趾外翻——拇外翻,正常人跖骨间夹角小于8度。拇外翻患者通常会大于12度。
如图所示,拇外翻患者拇趾外翻,对第2趾造成挤压,前足增宽,内侧缘有一较大骨突,与鞋帮内侧摩擦,产生肥大、红肿拇囊。足底局部有肥厚的老茧, 走路行走疼痛,需定期清除。
拇外翻发病因素:
内在病发因素主要有两种:遗传与脚的结构。
遗传学因素:较为复杂,目前具体原因不清,可能与韧带发育异常有关。
脚的结构异常:如内侧序列过长,包括第1跖骨较长或近节趾骨较长;外侧第2跖骨较短,或第1趾外伤缺失
外在病发因素:高跟鞋、尖头鞋、高跟尖头鞋、外伤等
其他因素:类风湿等
病发机制:
拇趾外偏后,通过第1跖趾关节铰链机制,将第一跖骨推向内侧—第1跖骨内翻,因第一跖骨连接前后两个关节:第一跖趾关节;第一跖楔关节。跖骨内翻的结果造成第一跖楔关节在水平面活动度加大,同时拇趾进一步外翻,甚至1/2或2/1趾骑跨。另外第一跖骨内翻造成前足增宽,使得足底的拇收肌进一步牵拉拇趾,拇趾外翻加重。两者通常互为因果。这种结构性改变一旦发生,通常是不可逆的。
严重拇外翻及x线照片
拇趾长期处于外偏,第一跖趾关节内侧关节囊及关节侧副韧带变得松弛,外侧挛缩。
关节同时处于半脱位或脱位状态,因拇趾外偏,外侧软组织挛缩造成关节外侧间隙变小,
局部关节软骨压力增大,内侧关节软骨因长期废用退化,甚至消失。最终导致骨性关节炎。
拇外翻跖趾关节外侧软组织改变图示
拇收肌向外侧牵拉对拇外翻形成的影响
正位片拇外翻足部结构变化图示
由于第一跖骨内翻,前足增宽,但第一跖骨头下的两块籽骨并不随跖骨头向内侧移动。这样就造成籽骨—跖骨关节脱位,也就是说籽骨相对于跖骨向外侧脱位。行走推进时,跖骨头下应力发生改变。继发籽骨—跖骨骨性关节炎。
籽骨轴位像籽骨-跖骨关节正常表现
脱位籽骨-跖骨轴位像表现
跖趾关节骨性关节炎表现
手术治疗
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拇外翻患者均需接受手术治疗。根据患者拇趾畸形程度,骨质情况、骨骼结构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拇外翻的手术治疗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截至目前手术方式多大200多种。最常用的近20多种。
按学术流派国内、国外各两种:小切口与传统手术。但国内与国外在小切口的操作上有本质的区别。
一、国内小切口手术:
所有患者,无论畸形程度如何,均适用同一种手术方式解决。采用磨钻,在足内侧皮肤上钻孔,将跖骨颈部截断。截骨后不使用内固定或克氏针固定,仅仅使用外部包扎,使拇趾被动矫形在内翻位置。
患者术后下地行走,在康复期间,由于没有内固定的保护,截骨处受到足底压力的影响,会产生移位,即截骨远端背侧畸形愈合。这样的患者可能术后发生转移性跖骨头的风险较高。
另外因为切口较小,内部的骨碎屑不易清理干净。
再次,磨钻直径较粗,截骨后可造成第一跖骨过分短缩,使足行走时有效力臂减短,推进不足而产生转移性跖骨痛。另外,拇趾短缩后,2345趾可能显得过长,在鞋子有限的空间内,这几趾受挤压呈屈曲状态,久之形成锤状趾畸形。
二、传统手术(国内外相同):
传统手术切开矫形+内固定,特点是操作规范,符合足部生物力学,矫形结果可靠,内固定牢靠。并发症少。手术即可下地行走(使用特殊的前足面负荷鞋),大概2周伤口愈合,1个半月左右正常活动。一般的足踝专科大夫具有能力实施。
手术之前注意事项:
先明确拇外翻病理:第一跖骨内收,伴内旋或外旋,跖骨头上抬;拇趾外偏,伴旋前。导致这种病理的因素有多种,先天异常-韧带松弛。拇趾第一序列过长。近节跖骨基底异常—PASA异常。后天继发:穿鞋,外伤,烧伤等等。
手术治疗前,需考虑每一位患者拇指外翻的病发特点,以减少术后复发的机率。
1)临床分期
2)患者发病年龄
3)大脚趾畸形程度(拇外翻角度)
4)近节趾骨基底关节固定角度(PASA)
5)第一和第二跖骨之间的夹角
6)第一和第二跖骨的相对长度
7)对第一跖骨头具体解剖倾斜角度(DMAA)
8)第2和第3次跖趾关节脱位状态
9)其他相关如锤状趾畸形,爪形趾或槌状趾畸形等。
11)第一跖楔关节过度活动
12)前足手否有整体内收
许多外科医生使用所有的病人相同的技术,这显然是不合适的,也是不正确的。目前没有哪一种手术方式能解决拇外翻患者的所有问题。因此,在这里,我们提倡个体化治疗,选择最适合患者的技术。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