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骨病百科 > 足踝疾病 >

【普利复健·科普】脚踝易扭伤应该怎么办?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8-07-24 16:02  |  浏览量:

各位伙伴们大部分应该都有过崴脚的经历,崴脚不可怕,可怕的是,崴脚之后不当回事,还错误处理。这不禁让小编想起当年年幼无知,扭伤脚后,自行热敷,结果第二天肿成猪蹄的芊芊玉脚。

图片来自:http://www.sohu.com/a/120365786_487949

<1>为什么踝外侧容易扭伤?(介个也是导致扭伤原因啦)

PART01:韧带数量、尺寸

踝部外侧韧带薄窄而少;踝内侧韧带厚宽多

图片来自:http://www.envisionsolutionsnow.com/basketball-ankle-sprains/

PART02:韧带结构决定

距下关节可允许内翻角度为外翻的两倍

图片来自:http://www.sohu.com/a/140716595_702445

PART03:支撑肌肉反应速度过慢

当外侧韧带不足以提供踝部稳定时,防止足过度内翻的腓骨长肌和腓骨短肌就要协助韧带起保护作用,然而往往在崴脚时,这些肌肉来还不急反应,韧带就已经先阵亡了。

因此在物理复健的过程中,物理复健师会为客户加入肌肉的动态平衡类活动。

<2>预防

图片来自:https://socialmediaweek.org/blog/2015/08/running-be-selfish/
  1. 运动前要充分热身,尤其是现在天气慢慢变凉,身体机能各方面活跃度下降,热身准备可以让我们快速进入运动状态(详见训练的正确方式
  2. 运动量、强度要循序渐进,切勿突然过度增加运动量
  3. 在崎岖的路面上行走、跑、跳时多加注意
  4. 尽量不要选择在坚硬的地面上跑步
  5. 如果踝部已经受伤稳定性差,注意绷带等辅助支持用具的使用。
  6. 鞋子要选择内部支撑性良好、舒适的。

<3>诊断

医生一般会通过观察触摸等方式,检查伤处的肿胀程度、活动度等情况,从而来判断受伤原因,但想要更精确的得知损伤情况,最重要的还是借助影像学检查。很多人不清楚各类影像学的检查区别。下面给大家简单介绍下。

X光:快速了解到骨性变化状况

核磁共振(MRI) :检查肌肉关节软组织的最佳选择

CT: 比x光更佳详细,相当于多层面的x光片,得到更多组织信息

超声波:可以帮助医生在脚上不同的位置了解韧带肌腱情况

脚踝扭伤治疗三部曲

脚踝扭伤治疗一步曲R.I.C.E.:在脚踝扭伤24-48小时之内,属于急性期,你的物理复健师会推荐使用 R.I.C.E方法:

图片来自:http://www.sohu.com/a/140716595_702445

•休息(Rest):避免运动造成疼痛、肿胀

•冰敷(Ice):5-20分钟的冰敷,间隔2-3小时一次,有空闲就可以进行。糖尿病、血液循环差、感觉减弱者要视情况而定

•加压(Compression.):帮助减轻肿胀程度,可以使用弹力绷带,从远心端向近心端包扎,包扎不易过紧影响血液循环

•抬高(Elevation):帮找消肿,垫高脚踝高于心脏,尤其是夜晚时间,重力会加快循环,减轻肿胀

急性期小贴士(防止水肿、血肿加重):

不易进行伤处按摩。

不易热敷

不易涂活血药膏

 

脚踝扭伤治疗二步曲:踝关节稳定控制等功能训练

48小时之后,肿胀、疼痛逐渐缓解,在你物理复健师指导下,就可以尝试着进行活动,以恢复踝关节活动度、力量、稳定控制。通过提高踝关节平衡和稳定的训练,使肌肉能够对踝关节提供强有力的保护,降低踝关节再次扭伤风险,例如,最简单的单腿站立平衡训练。

脚踝扭伤治疗三步曲:本体感觉训练

图片来自:http://chinese.mercola.com/接触地面-延缓-衰老.aspx

本体感觉,是人体维持协调、平衡的重要部分。例如,我们在平地行走时,突然踩到了一个香蕉皮,还能保持平衡而不滑倒,这多亏了本体感觉的帮忙。在这个阶段,你的物理复健师可能会推荐你赤足在家中地板上,地毯上,大理石上行走,感受不同材质的地面,激活“休假多时”的本体感觉。后期,根据指导,可以逐渐恢复自己喜好的运动,羽毛球、篮球等活动。

一般在复健中,二和三阶段会穿插结合进行。

最后再画个重点—--积极配合完成完整的复健过程是非常重要的。

而如果复健过程中选择半途而废,表面上脚踝无痛无肿,已经痊愈,但其实关节的不稳定、肌肉反应迟钝等潜在问题依然存在,再加上韧带受伤松弛,大大增加了脚踝在相同的位置受伤的几率,这也就是大家常提到的“习惯性崴脚”。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