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步崴脚:小伤痛,大伤害
很多跑友都经历过伤痛的困扰,足部伤病、疼痛是十分常见的。崴脚看似不起眼的小伤,处理不及时可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遗症。
崴脚的起因一般也十分简单,夜跑中,路面不平踩空,造成了崴脚,或者在跑步的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走神崴脚。更严重的是,崴脚的大部分跑者都会造成踝关节的过度外翻。
但一般跑者的习惯是,崴脚后直接原地休息。感觉到自己没有那么痛了,就直接起身活动,尝试坚持跑步或忍痛走回家,觉得轻伤不下火线。有些跑友会在崴脚后找一个水龙头,通过凉水反复冲刷受伤部位。回去休息几天,感觉自己可以跑动以后,就开始新的一轮训练。
这样的处理往往会造成大-问-题!!!
踝关节扭伤后,踝关节外侧韧带、肌腱忽然受到外力作用,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伤,同时神经组织也会遭到一定破坏。由于一次急性崴脚没有完全康复,或者康复不到位,在此基础上强行大幅度运动,容易变成习惯性踝关节扭伤,就是我们所说的习惯性崴脚。甚至,一次崴脚还可能演变成创伤性关节炎。
一、惯性的踝关节扭伤是怎么产生的?
大多是由于一次急性崴脚没有完全康复,或者康复不到位,在组织没有完全愈合的情况下,再次进行高强度的运动练习造成。
一般情况下,只有通过康复训练才能使软组织、神经组织恢复到正常功能。否则,大部分急性损伤都会最终导致慢性踝关节不稳,也就是习惯性扭脚。
二、崴脚之后应该继续跑步吗?
相信大家对崴脚已经有了很详细的了解,但是,崴脚之后是否应该继续跑步呢?
第一种情况:崴脚之后跑步的时候是没有疼痛和肿胀的,这部分人是可以继续跑步的,当然并不是说绝对没有事情,只是并没有那么严重而已;
第二种情况:跑步时候有疼痛的人呢,说明跑步正在对踝关节进行破坏,因此,不能继续跑步,要积极去康复,等无疼痛之后再去跑步;
第三种情况:有些人没有疼痛,但是跑步完有肿胀,这种情况说明跑步虽然没有对脚踝进行明显的破坏,但是存在着不稳定,这是很多慢性踝关节损伤的因素,因此要谨慎对待,要积极去加强稳定性和活动度训练。
三、如何处理习惯性崴脚?
1.在48小时急性期过后,开始通过热敷、理疗、按摩等方法促进水肿的消除。
2.促进踝关节,关节活动度的恢复。关节活动恢复的程度以和健康一侧对比为标准。
3.进行踝关节力量训练。
4.进行踝关节平衡训练。
康复训练动图如下:
原地踮脚练习。训练目的:提升脚踝对小腿肌肉的支撑稳定性,适应瞬间加大的承重能力,以恢复到更好的平衡度。
伤势初愈者,每天进行2~10组(视患处反应定量,反应主要是酸痛感、酸胀感),每组20次,组间休息90~120秒。
踮脚前进练习。训练目的:提升脚踝在承重加大的状态下,连续距离运动的适应能力。
伤势初愈者,每天进行2~10组(视患处反应定量,反应主要是酸痛感、酸胀感和偶发性的脚踝抖动,如出现患处因疲劳而产生的的抖动,应立刻停止训练),每组以5~7米为前进距离,往返10次,组间休息90~120秒。
脚跟前进练习。训练目的:控制重心变化的状态下,脚踝的承重能力,以及连续剧里运动下的适应能力。
伤势初愈者,每天进行2~10组(视患处反应定量,反应主要是酸痛感、酸胀感和偶发性的脚踝抖动,如出现患处因疲劳而产生的的抖动,应立刻停止训练),每组以5~7米为前进距离,往返10次,组间休息90~120秒。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