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骨病百科 > 足踝疾病 >

【科普】什么是“足踝部腱鞘囊肿”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8-07-31 11:42  |  浏览量:

原创: 秦医生

想要了解腱鞘囊肿,先要熟悉什么是腱鞘?

 

腱鞘就是套在肌腱外面的双层套管样密闭的滑膜管,是保护肌腱的滑液鞘。它分两层包绕着肌腱,两层之间一空腔即滑液腔,内有腱鞘滑液。内层与肌腱紧密相贴,外层衬于腱纤维鞘里面,共同与骨面结合,具有固定、保护和润滑肌腱,使其免受摩擦或压迫的作用。

 

换言之,腱鞘相当于肌腱的轨道,肌腱可以在腱鞘内按照一定方向来回运动,从而带动肢体活动。腱鞘囊肿就是肌腱运动的轨道长期摩擦、劳损,出现问题。

 

 

足踝部共有8个腱鞘:

1、前方3个:胫前肌腱鞘、拇长伸肌腱鞘和趾长伸肌腱鞘;

2、内侧3个:胫后肌腱鞘、拇长屈肌腱鞘和趾长屈肌腱鞘;

3、外侧1个:腓骨长、短肌总腱鞘;

4、后侧1个:跟腱腱周组织(跟腱周围无腱鞘,仅有疏松网状组织,即腱周组织,相当于腱鞘)。

 

 

【足踝部腱鞘囊肿】

是发生在足踝部腱鞘或关节囊附近的囊性肿物,囊肿可分单房和多房,一般以单房性为多见。以足背腱鞘囊肿较多见,多起源于足背动脉外侧的趾长伸肌腱腱鞘。囊肿壁的外层由纤维组织组成,内层为白色光滑的内皮覆盖,囊肿内有稠厚黏液样物质。 

 

【病因】

本病的发生原因尚未完全明确,但常与外伤或某种经常的动作有关。好发于青壮年,女性多见。

 

【临床表现】

囊肿质地柔软,按之有轻度波动感,日久后运动时稍有不适,囊肿压迫足背神经时会有足背部麻木、疼痛感觉。

 

【治疗】

1、保守治疗:休息,避免足踝部的过度劳损,外用活血类药物;

2、手术治疗:囊肿摘除术为常用的可靠方法。

 

 

【手术步骤】

1、切口:于囊肿最突出处,沿皮纹做稍长于囊肿的横切口。

2、显露囊肿:切开皮肤后,纵行分离皮下组织,显露囊肿。

3、摘除囊肿:沿囊肿壁周围分离至蒂部,全部摘除囊肿。如与关节相通,可用细丝线将关节囊开口处缝合。

4、缝合伤口,局部稍加压包扎。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