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主页 > 骨病百科 > 足踝疾病 >

足踝外科患者就诊需要知道的一些知识!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8-08-03 09:58  |  浏览量:

一、专科的选择

足踝外科是属于骨科之下的一个亚专科,但它的诊疗理念又与普通的骨科有相当大的不同之处。我们国内的足踝外科起步比较晚,相对来说不如显微外科、关节、脊柱、运动医学等专业队伍庞大。但幸运的是在若干前辈们的努力推动下,医院和医生们逐渐意识到大骨科与足踝外科的差别,体会到建立足踝外科专业团队的重要性。于是,足踝外科在近几年迅速发展、铺开。专科细化是医学发展的必然,而了解并选择专科则是患者就诊的必需。

二、医生的选择

这个话题与上文有相似之处,其实患者选择专科的同时就是在选择着医生。但是,这里还要单独讲一讲,原因在于我们门诊中经常遇到很多这样的患者:足踝部疾病的困扰致使他转遍了本地区甚至京沪的各大医院,来诊时手上是四五个病历本,他会如数家珍的一一翻给你看“我找过XX知名医院的XX专家,他说。。。。;我又去过XX专家那里,他说。。。;后来,我又托人挂了XX知名运动医学专家的号,他说我的畸形。。。。;我还看了XX微创专家,他建议。。。”,最后这个患者总结道:“这么多名医都看了,但是就没有一个共同的说法,我头都大了”。  是的,遇到这样的情形,不光患者他头大,医生听完之后头更大!!!其实我们想说的很简单,选择足踝外科专科医生。

三、基本检查方法

足踝部疾病需要做哪些检查?X线?CT?MRI?

来自外地的患者,90%左右在外院有过诊疗史,因此,来诊时手上往往拿着厚厚一沓子检查资料。经常遇到的情形是,患者带了CT、MRI,但是没有带X线片,因为自认为CT/MRI比X线检查更高精尖。这里要说的是X线平片是最基本、直观、大体的检查,它的作用不可替代。尤其是对于既往有外伤史或手术史的患者,以前的X线检查是目前诊疗的宝贵参考资料,一定要带齐!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患者为了这次就诊的便利,事先在外地或外院把X线、CT、MRI都查完了,认为这样可以节省就诊时间。其实不然。来诊时我们会发现一是检查部位错误、二是投照角度不对、三是扫描质量或选片范围不对(CT/MRI),因此,虽然手上有一堆检查结果,但其中可提取的有效信息很少。因此还要重新开具检查单。

足踝部疾病常规基本的X线多需要负重位拍摄(也有一些除外),其实就是站着照,而不是坐着或躺着拍片。因为负重下拍摄可以发现更多的问题,如关节间隙狭窄、骨性撞击、关节不稳。举个例子,有一类拇外翻患者因为跖楔关节横向不稳,非负重下其实没有拇外翻表现,但是负重下拇外翻非常严重。有一类可复性平足患者,非负重时足弓是好的,一负重,发现足弓塌陷明显。这就是为什么需要拍摄负重位X线平片的原因。此外,针对具体疾病的不同,还需要选择加拍足部斜位、跟骨轴位、籽骨轴位、应力位等等体位的片子。所以,建议患者如果既往没有影像资料时,那么请先来诊,后做检查。

四、关于药物

我在门诊上很少给患者开药,如果说有,那么我最常用的是消炎止痛药。因为很多足踝部肌肉骨骼系统疾病在急性期或发作期应用非甾体类抗炎药效果还是非常好的,不仅止痛还有消炎作用。而对于“活血”、“消肿”,更多情况下一个冰袋或者一盆热水即可带来显著的物理治疗效果。骨折或软组织损伤有其自然修复进程,这些不是药物可以明显缩短的。当然,对于软骨损伤,建议应用保护关节软骨的硫酸氨基葡萄糖或透明质酸,其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五、关于理疗

理疗是一门学科,在众多骨关节疾病的保守治疗及围手术期干预中它有着超乎意料的作用。改善循环、促进生长、控制炎症。但是前提是掌握好适应症。举个例子,并不是所有的疾病都适合做冲击波,也不是理疗就等同于xx频谱、热疗或中频。足踝外科医生和康复理疗科医生互动,辩证施治,这是原则。

六、关于微创

微创,的确是个好东西,只可惜目前在国内它被用滥了。现状是,其实只有很少数的足踝外科医生掌握了真正的微创,并真正做好微创。可悲的是,市面上比较多微创是炒作,有的是无作为,有的是表面微创,实际巨创。

而另一方面,微创不是万能的。很多复杂的足病,尤其是复杂的拇外翻,并不适合微创。在不适合的情况下扩大化应用,才会产生这么多难以收拾的并发症。

微创没问题,但是滥用微创就成了问题。

七、关于封闭注射

封闭是针对骨关节系统疾病的疼痛问题在局部注射麻醉药物、类固醇激素,或者二者的混合。其止痛和消炎效果很好,多用于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性疾病。但是注射时要注意避开肌腱,反复多次注射容易引起肌腱退变甚至断裂。封闭注射在足踝外科的另一个重要应用是用于鉴别诊断,注射于疑似病变部位并观察效果,可以起到非常好的辅助诊断作用,且准确率较高。封闭并不可怕,恰当应用时可以收到很到的诊疗效果。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