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黄伟教授的八句忠言:推动分级诊疗前必须要先干一件事
来源:未知 | 发布时间:2016-05-10 09:06 | 浏览量:

黄伟,男,医学博士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骨科副主任,华人骨科学会理事,《内分泌外科杂志》编委、《中华创伤外科杂志》审稿。
一、做好分级诊疗前,对基层医疗技术,尤其是手术技术进行普及必须要先启动、早进行,培训处技术能力强的基层医生队伍,才能让人们真正获得分级诊疗带来的益处。
黄伟主任认为,在推广分级诊疗之前,如果没有通过推广技术等方式提升基层医院的医疗水平,这对患者来说可能不是一件好事情。
我国医疗事业在近十年里发展迅猛,就大医院来讲,医疗质量已经接近或者达到国际的先进水平,但是我们的基层医院很多医生没有经过正规的培训和学习,对手术的把握、方式和理念跟国内外的顶级医院都存在很大的差距。
所以,我们去做分级诊疗之前,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就是技术推广。推广适宜的技术,将我们大量普通的、技术要求不太高的手术普及下去,再去做分级诊疗,这样能让老百姓真正的获益。
二、髋关节置换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可能会达到老年病人总数的10%~20%。但患者年龄大趋于保守治疗、增加医疗费用、技术普及程度不高成为阻碍这项手术目前较少的重要原因。
黄伟主任认为,髋关节置换技术在中国的市场是很大的。基于社会老年化的大环境,很多老年人随着年龄增大,出现骨质疏松、骨折和骨关节炎的概率也随之增高,出现明显的关节疼痛,便需要做关节置换。因此,髋关节置换的市场需求量很大,可能会达到老年病人总数的10%~20%。
在美国,每年现在是30万例左右,而我们的人口是他的三倍,但目前我国手术量只有不到10万例,这是远远不够的。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第一是我们的观念问题,认为这么大年龄做手术,很担心万一出问题;第二是经济上的问题;第三个是,这种技术还没有完全在基层医院特别是县医院普及,技术没有被完全掌握,失误较多。
但随着以后观念的宣导、医保的完善以及技术的普及,黄伟主任相信髋关节置换能让越来越多的患者获益。
三、教学医院的重要职责之一就是推动新技术、新方法的运用,比如微创前外侧入口的切口方式,这种方式可以减少手术后的并发症。
所有的外科手术都有并发症,这种可能性是很多因素造成的,包括患者自身的原因、医疗技术的原因、护理过程中的原因,即是是在国外也是经常发生的。但是如何尽量去避免这种并发症的发生,这是骨科医生们学习交流的目的。
黄伟主任说,查房都是四五个科室一起查房,希望在病人康复的每个方面都能考虑更周到一些,让病人更少出现并发症。
因此,黄伟主任目前在推广一种新的切口——微创前外侧入口,这种方式术后并发症会更少,相关部位的功能恢复会更好,黄伟主任谈到,这也是教学医院的职责所在。
四、医生集团的出现是好事,医生自由执业之后,医生个人成长的空间和平台更大,也有利于人才的交流,有利于整个医疗行业技术的发展。
黄伟主任表示,医生集团的出现是个好事情。可能在几年之后,中国医院就会以聘用的方式与医生建立联系,医生将成为一个自由执业者,这对于国家医疗资源的分配和流转很好。因为公立医院有太多的人才而没得到施展,如果能够自由执业,医生个人成长的空间和平台更大,也有利于人才的交流,有利于整个医疗行业技术的发展。
每个医生对自己的定位不同,比如有些医生注重手术实践,可能不太适合在大医院,现在大医院对医生有太多的要求,比如科研、论文等,这样就没有精力做更多手术方面的工作。所以说,自由执业对于不同人的选择和发展都是有好处的,能让每个人都充分发挥自己的特点,也能让医疗资源更均衡一些。
国家应该在规范私立医院的情况下,让它健康的发展,因为私立医院发展起来以后会减轻国家的负担。但黄伟主任认为目前私立医院的发展不太健康,大多以盈利而非医疗为目的。
五、品牌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业界的品牌和患者中的品牌。在患者群体中建立医生个人品牌需要加强医疗知识的普及,让患者更懂医疗,从而减少医患之间因为知识不平衡产生的矛盾。
黄伟主任认为,互联网+医疗一定会成为行业主流。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会使用互联网方式去了解这个医生口碑怎么样,因此品牌建设也会从医院细化到医生。
黄伟主任认为,品牌有两个不同的角度:业界的品牌和患者中的品牌。业界的品牌也就是同行评议,通过对医生的介绍以及医生技术的展示,包括同行对医生技术的评价而得出的,这个是比较客观的。
但患者并不了解技术,患者中的医生个人品牌主要与医生的服务态度有关,还有跟自己的营销和推广有关系,所以他认为应该把两者结合起来,这样才能让病人真正了解医生。
黄伟主任建议,每个医生在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业务的同时,改善你自己的服务态度、服务质量和与人沟通的能力,这样就会让医生两方面的品牌都得到提高。
很多患者认为医生的服务态度不好,黄伟主任略显无奈的说,其实医生真是很累,我们的医疗知识向大众科普的程度不够,医患之间的沟通并不顺畅,有些患者对病种知识一知半解,绝大部分甚至是错误的,但还是与医生争论不休,这造成了很多医患之间的矛盾。
六、患者在与医生沟通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工具进行病情的初步咨询,但患者还是必须与医生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后,再决定后续如何进行治疗。
黄伟主任说,利用互联网工具对患者进行医疗知识的科普十分重要,患者在与医生沟通之前可以通过互联网工具进行病情的初步咨询,这样可以保证在医院门诊的医患沟通更有效率,更有效果。
黄伟主任曾经注册过好大夫在线,在网上回答一些患者的问题,因为专业、负责,获得了患者们的好评。但是现在是越来越少使用,黄伟主任提及自己要做手术、讲课、写文章,分身乏术,但他认为网上的医患沟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以后可能会让团队去回答患者的问题。
但同时,黄伟主任认为,医生的价值是因为自己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互联网是辅助医生进行诊断的工具,不能直接进行看病。他表示说,在看到患者的影像或照片后,患者还是必须与医生的面对面沟通交流后,再决定后续如何进行治疗。
七、针对垂直领域医生的互联网应用,做到指标全面、功能强大、注重实用,就一定会受到医生们的欢迎。
对于一些垂直领域的医生互联网应用,比如针对骨科医生的玖玖骨科APP,黄伟主任表示,现在这类的应用数量很多,但缺乏真正的杀手级应用。他的观点是,互联网应用要覆盖到更多的医学指标、应用的功能更加强大、更加强调实用性,就一定会受到医生们的欢迎。
黄伟主任还提到,在国外,医生根本不用写东西,直接留言、打电话口述该怎么做,有专门的医疗秘书,借助互联网工具直接录入。国外有很多做得很好的工具,AONS医生辅助系统就能够做到让智能化真正服务医生。黄伟主任非常期待国内也早日能研发出类似的服务医生的系统。
八、医学是一门踏踏实实的学问,必须靠医疗技术的刻苦学习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要关注新的技术变革,医疗领域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医疗及个性化医疗的发展会让患者关节置换后的治疗效果更好。
对于青年医生的成长,黄伟主任认为,医生是一个踏踏实实的职业,医学是一门踏踏实实的学问,必须靠医疗技术的刻苦学习以及临床经验的积累。在医学上没有急功近利,没有大跃进,即便是高等学府年轻俊杰荟萃的骨科学会青委会成员,在临床工作中还是有疑惑和不足。黄伟主任说,医学是无止境的,对于现在年轻医生,在互联网时代可以用更好的工具去交流、去学习,但一样必须踏踏实实地做好临床工作。
黄伟主任说,关节置换领域的技术相对比较成熟,但随着材料学的发展与进步,以及医疗智能机器人技术的推广。黄伟主任认为,医疗领域的人工智能技术、精准医疗及个性化医疗的发展会让患者关节置换后的治疗效果更好,安全、正常使用的时间会更长。
声明:本网站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仅代表网络观点,如有侵权请及时与我方联系。